推荐资讯
胡斯马义——精彩观点
保护环境,为子孙留下的一片绿地 [更多]
·胡斯马义——精彩观点之二
·郭俊陆——精彩观点之三
·精彩观点二:面对危机企业需要
·史海燕——人物简介
·史艳秋——人物简介
  热点资讯
史海燕——人物简介 史海燕——人物简介
石海燕-北京红都集团副总经理[更多]
·史海燕——人物简介
·经典语录
·日入1000元的快餐厅,利用“定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
·吴鸣——人物简介
·史艳秋——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销让成交率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用兑换币并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徐逢贤:开发西部看长期 质疑言论很荒谬
 
时间:2009-08-13 
  

主持人:今天来到我们直播室的是徐逢贤徐老教授,他是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学家。徐老请跟各位网友打一下招呼。(10: 04)
 
徐逢贤:大家好,你们都关心我们党和国家的大事,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民对于我们的一种支持。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个问题上面,你们给予了高度的注意力,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10: 04)
 
主持人:非常感谢徐老!徐老一说话就透露出老经济学家对党和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慎重思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经济发展特点突出表现在内部区域发展格局不断演进。从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无疑是最彰显活力、最值得总结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过哪些变化?表明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那些转移?(10: 05)
 
徐逢贤:我们解放以后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过程里面有一些特殊,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个是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在这个过程里面中央提一个采取了下放投资审批权的措施,这个措施的执行让我们地方投资权限得到放大,由于投资权限放大必然刺激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第二个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外贸、投资等领域做出了比较详细的有效改革,由于这些改革使我们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此把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搞活了。第三个就是国家财政改革方面和银行改革方面,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党和国家把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作为重点的转移,也作为改革开放的执行,从而加速了我们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形成和经济发展的速度。第四个对于国营企业放权让利的扩大,使地方政府的财力增加,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进一步的调动起来。这样一来使我们整个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以超过原有的速度快速的发展,这样使我们整个中国的经济实力自然增强。由70年代的第16位到第80年代的第8位到现在的第4位,有可能今年以后我们要到第三位。(10: 12)
 
徐逢贤:另外我们财政改革体制方面,我们出现了包干体制,这个引起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于财政包干制度执行以后,使我们地方上的财政快速增加。第二就是我们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政收分层真正实施以后,整个地方政府因为包干体制以三年增加速度为标准,这样一来整个地方政府的财力极大的增加,由原来的13.4%一下子占到整个国家财政的61.2%。我们国家的改革由原来的58.6%下降到38.8%,这样时我们宏观调控能力削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家就执行了财政体制改革,由财政包干体制改革成为分拆制,由于分拆制的执行使我们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我们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实力也增强。(10: 12)
 
徐逢贤:第三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我们都知道在改革开放后执行对外开放相对倾斜的政策,对中西部的投资出现下降的趋势,在短短6年里面下降了13.2%个百分点,这样一来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就导致了我们中西部地区发展出现的差距过大。(10: 13)
 
徐逢贤:第四我们对外开放的格局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我们在1980年8月我们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0个经济特区,到1984年我们又补充了5个经济特区,1984年4月我们中央又进一步将对外开放城市增加到14个,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南通、福州、浙江、北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第三个就是我们开放区域也从长三角、珠三角逐步扩大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这样使我们整个东部都有了开放的区域。从1987年开始我们国家为了实施向东倾斜的措施,使我们的保税区增加了15个,就是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张家港、宁波港、厦门、海口、广州、汕头、深圳福田等等,这15个保税区使我们东部沿海地区在吸引外资到中国来投资开辟了大门。(10: 13)


 
主持人:您这主要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第一个阶段向东部倾斜,从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到要各个区域经济协调起来发展呢?(10: 13)
 
徐逢贤:有了开放政策以后使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使地区差距迅速扩大,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设置了一个课题组到中西部地区考察、调研。在这个基础上从1993年花到了5年的时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写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这本书。这本书发表以后很快由中央政治局拿去研究,1999年11月26日中央就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以后,我们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扩大的趋势得到了遏制,由于西部经济总量小它的增长幅度比东部地区高1.8个百分点,由于他经济总量小他区域经济总量的规模差距还是在扩大。(10: 20)
 
主持人:我记得那个时候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是非常不错的,而且邓小平的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思想还是占主导地位。您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西部大开发,是基于什么样的论据提出这个观点呢?(10: 20)
 
徐逢贤: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向东倾斜、东部崛起、东部带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检验以后,出现了地区差距明显扩大,所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的同志们就对这个地方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邓小平向东倾斜的发展战略从总体来讲是正确的,而且效果也很明显,但是这个战略到一定的程度显然它的理论上面有所局限。因为这一战略我们理论家的解释,跟邓小平的沟通里面他是这么说的,他说东部地区经济有所发展,然后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他的理论依据就是水库里面的水涨到一定阶段以后就要往下流。这个理论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水的理论是自然科学是总的影响,所以它涨到一定的时候自然会向低的地区流。(10: 20)
 
徐逢贤:但是经济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有社会科学的规律,社会科学的规律就是经济必须要协调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如果有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快了,必然会制约另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资金、人才会向经济发达地区流,不可能向经济落后地区流,我们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他的理论错误导致我们地区差距扩大,制约了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他的本质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的思想感情意识必然会向经济发达地区去走,不会向落后的地区走的这是社会科学的规律,水往低处走是自然科学的规律。(10: 20)
 
主持人:您写的书发表以后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10: 20)
 
徐逢贤:这本书发表以后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不到10天的时间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就拿去研究,很多专家也都支持这本书的观点,而且都是高度评价这本书。而且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高级专家看到了这本书以后,他也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总体思想与我们这本书基本上一致,他把中央即将要发布的政策内容比我们要具体一点。这在整个学术界都有强烈的反映,我们各大报纸、杂志进行了转载,我们人民日报海外版也进行了转载,所以当时整个舆论影响非常轰轰烈烈。当然也有个别学者不同意,他们的理由是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因为西部地区人口少,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只要把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转移使它的分母缩小,同样的分子它的价值就高了。(10: 20)


 
主持人:您当时在这本书里面提高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路,实际上得到各界强烈的反响,我们国家也是在1998年之后就开始了西部大开发。您能不能回顾一下这10年以来我们国家分别从哪些方面入手开发大西部呢?(10: 24)
 
徐逢贤:我们在这本书里面也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六大重点。一是要加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发展经济的动脉可以常青,基础设施就包括航空、公路、铁路等等,要把这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第二个重点我们提出了对于西部地区原有的产业结构比较传统、陈旧,我们就提出了西部地区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避免重复建设,而且在产业结构调整里面要把资源深加工产业作为重点的调整。因为大家都知道资源的价值在西部也好、东部也好历来价值是很低的,要影响它扩大的速度。第三个重点因为西部地区的生产环境多年来有所恶化,所以要把西部地区生产环境建设作为重点。(10: 32)
 
徐逢贤:我们提出要退耕还林工程,使我们西部地区生产环境优越,因为我们长江、黄河、珠江都是从西部流来,由于西部地区环境得到改善我们东部地区的环境也会得到改善。第四个重点我们说必须要加强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和人才开发。第五个重点,我们说西部地区由于长期的积累,它的贫困度比较高,因此我们说要加快扶贫工程的力度,加速贫困地区特贫的补,加快协调发展。第六个重点我们要加快西部地区中心区域的建设,从而带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这样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城乡面貌才会改变。所以西部大开发里面要紧紧抓住六大重点。(10: 32)


 
主持人:您这是从六个方面来进行西部大开发,您觉得这些年来我们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是否还存在不足?(10: 32)
 
徐逢贤:我们进行了将近10年的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前6年我们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个过程里面中央每年在财政原有基础上向西部地区倾斜2千亿元人民币,这2千亿元人民币就是用于这6大重点的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西部地区新建和扩建了22个机场,新建和改造了从新疆到上海的铁路,以及从四川重庆到广州的铁路也都已经开通了,形成了铁路网。还有公路建设也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所以在基础设施上面我们说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第二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根据西部地区的优势发展了地区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加强旅游产业,重点加强了资源深加工产业等等,避免了和东部地区的重复建设。(10: 32)
 
徐逢贤:第三在生态环境改善里面,我们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让退耕还林工作进入扫尾阶段。第四,近年来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的学生大幅度增加,而且我们西部地区教学的投资也大幅度的增加,为西部储备人才的力量也加大了。第五个以前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都在西部,现在只有2千万贫困人口,而且温饱问题也已经基本解决,因为他们的人均收入也达到了1200多元,所以我们退贫致富也取得了成绩。(10: 32)
 
徐逢贤:第六个我们西部中心城市基本形成,而且西部中心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与东部地区现代化程度差距很小,而且进入到城市圈的发展,像浙江就带动了周围八个城市的发展,四川省成都之外的城市也都带动起来发展,所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进入到高速的阶段。所以说西部大开发以后,我们西部地区的发展加速了,整个GDP年均增长幅度只比我们东部地区平均每年增加11.8个百分点。(10: 33)
 
主持人:通过您的总结可以看到10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最近两年有些专家学者在质疑,说西部地区资本投资产出率低于东部,如果继续的话资本产出率就会有较大的下降,并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10: 33)
 
徐逢贤:他这样说是不懂经济发展的规律,这个言论是荒谬的,但是这种荒谬的言论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了,这是一种悲剧。因为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30年到50年的过程,西部大开发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问题,在这个过程里面现在他的资金投资回报率很低,而且资金投资量也很少。这些专家到西部了解了以后,说比东部的投资率是60%,中部地区投资率是42%,西部地区的投资率还不到20%。想想西部地区现在提高生活水平和建设基础设施是主体,哪有资金进行投资呢?这是不懂经济的学者提出来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确实从05年起影响到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因为从06年起我们中央2千亿人民币的倾斜减少了,所以这两年西部地区发展的速度有所下降。(10: 39)


 
主持人:从刚才您提到一个,现在我们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应该放在帮助他们脱贫,给他们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10: 39)
 
徐逢贤:扶贫工程的力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目标,所以我们就应该加强其他五个方面的投入。比如说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避免重复建设,这个作为重点的话资金投入就会大幅度增加。扶贫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已经不是我们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了。我到贵州省考察了一下,贵州省的面貌比10年前有大幅度的改善,我调研了一些农民问他们温饱解决没有?他说吃饭问题早就解决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有新的致富之路,这就是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了。所以扶贫不能作为未来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应该把其他五个方面作为重点。(10: 39)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是不是应该把基础设施和教育方面当成重点来做呢?(10: 39)
 
徐逢贤:对,这个中央已经在做,对西部地区子女生育率、报考分数线都做了优惠,而且它本身地区的高校设施也在逐步完善。(10: 39)
 
主持人:您觉得从总体来看西部开发上应该有什么样的走向呢?(10: 39)
 
徐逢贤:我们今后西部开发应该从观念上明确它是一个长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中央的决策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应该持久的贯彻执行下去,直到让中国经济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第二、我们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在五大重点上面,还是应该始终不渝的进行完善和配套,不能有停顿。第三、就是大家都知道,我们西部大开发过程里面我们对于它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的企业建设,在中央来讲应该给予倾斜。因为那个地方原有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你要依靠它自己的力量来发展新的企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产业结构上面要加以倾斜。(10: 39)
 
徐逢贤:第四、对于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要给予支持、加快,因为西部地区城乡差别大,超过中部地区也超过东部地区,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快。第五为了使西部大开发取得明显的成效,西部各省市得应该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明确改革对策,这样都明确了以后速度就会加快。第六、作为东部地区来讲应该承担区域带动战略,因为我们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经济区他们的经济实力已经相当的浓厚,这样的话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第七,人才强区战略也应该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人才储备一直是低于东部地区的,所以这个战略必须要执行。我相信通过这样30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必然会走上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轨道。(10: 39)
 
主持人:下面是网友的一个问题。(10: 46)
 
网友:您认为一个区域能够蓬勃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会不会因为一些人为的因素导致这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呢?(10: 46)
 
徐逢贤: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大体可以这样来归类。第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否正确?第二个每个区域由于区位优势存在差距,它的经济发展也会存在差距。第三、基础配套设施落后也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第四个,西部地区资金短缺,经济启动缺乏力量也是它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第五个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主要是卖资源产品。第六个就是科技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的素质比东部地区差,这也是导致了整个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10: 46)
 
徐逢贤:第七、我们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东部的宏观经济政策里面西部地区不享有任何倾斜,本来就经济基础很薄弱的,不加上倾斜政策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失去了经济发展的机遇。第八个所有制结构的不同也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我们改革开放20年的时候,吸引外资东部地区是82%, 中部地区是16%,西部地区不到4%,它的外资是严重短缺的。第九、由于西部地区改革的滞后、体制不完善,导致人的思想观念意识比较陈旧,这也会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第十、是市场经济意识单薄,也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10: 46)

 
主持人:前面一直在谈西部大开发,我们也看到沿海地区经济也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是从中部来看确实有点不如人意,您怎么看待中部发展战略的变迁呢?(10: 47)
 
徐逢贤:我在中部地区考察、调查过程里面,包括它的人民、党政领导都有这么一句话,说东部地区的优惠政策我们享受不到,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我们也享受不到,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发展就必然缓慢。这是一个因素,但是不是决定因素,主要的决定因素大概是这样的。第一、中部地区的改革开放30年来没有形成城市圈,到去年的时候中央财发文建立了两个城市圈。如果要把中部地区6个省都带动起来必须要有3个城市圈,他东部、到南部整个中部地区就带动起来了。第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很缓慢,它基本上是传统产业,影响了它的经济发展。第三、由于吸引外资的力度得到影响,东部地区吸引外资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向中部地区转移。(10: 47)
 
徐逢贤:第四个新农村建设要加快,要不然肯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第五个中部地区的省市如果要想快速的发展、崛起,必须每个县市、每个省市区都应该制定后续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别看是纸上的东西,是很重要的,因为发展战略可以得出发展重点,可以有重点的对策措施,燃烧人民有一个方向、有一个动力。第六、我们也要注意东部地区特别是已经形成龙头的三个地区,就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他们这个龙头应该在这个过程里面协调中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第七、中部地区输出的人才数量很高,但是人才质量很低,也不能做到因人制宜,所以人才应该作为一个重点。如果在这七个问题上注意了,能够取得很大成就了,中部崛起的战略就可以很顺利的实现。(10: 47)
 
主持人:现在中部崛起的口号已经提出有一段时间了,您刚才说的七点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考虑的事情,您觉得现在做的怎么样呢?(10: 47)
 
徐逢贤:这个战略提出两三年了,为什么成效不像东部地区那么明显呢?它有一个问题,就是中部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一个协调机构,区域经济是建立不起来的,它的发展必然就缓慢,这是决定性因素。所以中部崛起必须建立起一个区域经济崛起的协调机构,有了这个协调机构后面的工作就可以顺利推进,没有这个协调机构省与省之间必然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这个机构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前提之下,再加上我们前面说的7大重点,中部崛起是完全有条件的。它的区域优势虽然不如东部地区,但是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1: 02)
 
主持人:当时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有这样个跨省、跨市的区域协调机构吗?(11: 02)
 
徐逢贤:有,这个不光是跨省、跨区的协调机构,中央发改委还在三里河大楼里面有一个西部大开发协调指挥部。西部大开发是分成两个,一个叫西南地区五省市的协调机构,一个是西北部地区的协调机构。(11: 02)
 
主持人:实际上中部崛起就没有这样的协调机构是吗?(11: 02)
 
徐逢贤:对,中部地区没有,这个由于决策不是考虑的很周到,在郑州、山西还没有这样的机构。所以我说必须建立三大城市圈,把郑州作为中部北部的城市圈,这样中部地区的北部就带动起来了,但是现在没有。所以必须要有三大城市圈以后,把中部地区由北到南就带动起来了。(11: 02)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城市圈,进一段时间政府提出来武汉以及长棕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提出背景,对中部发展的有什么样的影响?(11: 02)
 
徐逢贤:长沙城市经济圈可以辐射到西部、贵州、云南甚至四川等西部的西南地区,所以这两个必然在区域经济发展里面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11: 02)
 
主持人:这里面提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我不是特别理解,您能否给我们网友解释一下?(11: 03)
 
徐逢贤:就是两个转型,一个是经济体制要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原有的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第二个转型是我们产业结构要由传统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产业要有城市圈作为载体,然后城市圈的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就增强了,就会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11: 03)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中部崛起应该以北部郑州为中心,有专家建议说迁都南阳,不仅可以解决北京目前环境承受等方面的问题还能很好的为中部崛起迎来黎明,您如何看这个观点?(11: 03)
 
徐逢贤:这个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一个国家的首都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第一首都必须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它必须是经济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它的历史的构成,开放度、凝结力、吸引力、综合实力,如果这些方面都存在了必然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南阳这个地方的区位各个方面都不具备条件,所以有的学家说要把南阳作为中国的首都,这个论点缺乏科学。(11: 03)
 
网友:湖北等中部省市在交通、资源和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为什么一直发展不起来?(11: 03)
 
主持人:您觉得在中部崛起这一块湖南、湖北这两个省市哪个应该是居于主导地位?(11: 03)
 
徐逢贤:中部地区没有发展起来是有一个因素,它在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失去了一个机遇,湖北省也好、湖南省也好它的物产资源是很丰富的,在那个时候它的乡镇企业没有动起来,由于乡镇企业没有动起来它以农业为主体,这样影响到吸引外资的能力,影响到产业结构转移的能力,所以我们现在中部崛起把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重点,特别是把农村的问题抓紧。就是这样一个情况。(11: 03)

 
主持人:长三角这一块经济一体化发展很快,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一块的切断,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借鉴?(11: 03)
 
徐逢贤:长三角的经验可以归纳为10条。第一、它的产业结构调整做的早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它的优势产业很明显、很特殊。因为大家都知道在中国长三角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最高,而且它的乡镇企业发展超过了城市工业。第二、长三角企业的集团化或者是大公司很多,大公司、集团化企业的带动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就强。第三、它把有一定规模、一定产品的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走向世界市场。比如说长三角的纺织业,是占我们中国纺织业出口总量的70%左右,它把有特色的企业很早的就走向世界,这样它的市场占有力就扩大了,它的发展能力自然就强。第四、长三角地区投入了人才培养,这个人才培养不仅是有技术、组织管理,而且还有领导班子的培养,它的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非常高。这样人才培养以后,领导的素质水平必然就高。(11: 04)
 
徐逢贤:第五、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做的好,它把再就业工程作为地方政府的重点工程来抓,所以长三角地区没有失业的人,而且都有适合于他的岗位。第六、他对于每一个产业、每一个产品,每个企业的领导人、技术人员都要形成名牌,名牌就是风流产品它的市场占有力就强,所以它把名牌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第七、由于向东部地区发展政策出来以后,它的体制优势比较明显,所以它的经济往往在国家占主要的位置。第八、两个转变它抓得很紧,它产业结构处于领先地位,市场经济体制处于领先地位,它的整个经济就搞活了。(11: 04)
 
徐逢贤:第九、它的融资机制很进,上海金融中心为长江流域经济区域服务,它的金融机制有了新的路子,所以在发展企业过程里面多方资金渠道畅通。我们不可否认长三角区位优势、历史、人文、地理条件都优于其他地方,上海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大港,它沿着长江一直到洞庭,这里面有17个城市都是我们的港口城市,所以使上海成为我们中国的第一大港,它走向世界的速度、走向世界的方便性,以及在吸引外资方面的速度都很快,这是我们长三角经济发展领先的原因。(11: 04)
 
主持人:长三角有着区位等等先天的优势,它的优势可以说是很难复制到其他地区的是吗?(11: 04)
 
徐逢贤:对,区位优势是不能复制的,其他地区不能改善原有的区位优势。中国的历史也好国外的历史也好,都是沿着海洋的城市先发展,这是不可改变的,但是我们中西部地区可以逐步改善。(11: 05)
 
网友:振兴东北这几年是否做的成功,与西部大开发相比在政策上是否应该有一些不同?(11: 05)
 
徐逢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作中央也抓的很紧,每年在财政上面向东部地区倾斜500亿。从这5年看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改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东北地区的区位,东北就是朝鲜、韩国、日本,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度,还不是很好。另外东北地区以前是资源类似的企业或者是资源加工型企业,东北地区的资源也开发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些企业转型要有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和东部的速度相比还是比较慢,就是由于这些因素制约着它。(11: 05)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徐老,非常感谢各位网友!(11: 05)
 
徐逢贤:谢谢广大网友!(11: 05)
 
主持人:再见!(11: 05) 
 
 

 
  我要推荐此类文章】【我要推荐给好友】 【加入收藏】 【返回上页
  上一篇:汪海波:国企改革并不必然带有国资流失
下一篇:张文魁:产权民间化、治理商业化是国企改革根本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