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
|
|
|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
|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
|
|
|
|
“炮轰”很多人如同隔靴搔痒
|
|
时间:2009-06-24
|
|
“很多人不负责,很多人失职,很多人……”一连用了数个“很多人”,6月22日上午11时,在安徽凤阳县宾馆二楼召开的“6·21”事故现场警示会上,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炮轰”在此次炸药爆炸事故中的失职失责人员。(中新网6月23日)触目惊心的凤阳“6·21”炸药爆炸事故,已造成16人死亡、43人受伤。据悉,爆炸是由于晶鑫矿业有限公司非法储存五吨炸药所致。显然,对这样一起性质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及时启动问责机制,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待,是事故处理的重要环节。因而,从这种意义上说,滁州市委书记“炮轰”“很多人”失职与不负责,应看作是掀起事故后问责风暴的开端。然而,仔细地思量这数个“很多人”,看似措词严厉、犀利,却总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问责会不会因“很多人”而流于形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人担忧。毕竟,法不责众的先例,现实中并不鲜见。可以肯定地说,“6·21”爆炸事故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首先,5吨炸药从何而来?当地哪些部门有责任?其次,对企业的日常安全监管缺位,安监部门难脱其责。第三,企业的直接主管部门同样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那么,对这明摆着的众多失职失责部门和当事人,市委书记为啥不一一直接点名严厉批评,而非要用“很多”这样的泛指来遮掩?近年来,强硬的问责声频频见诸于报端,譬如“用铁的手腕”、“罚个倾家荡产”等等。可事实上,问责的“大棒”往往扬得高、落得轻,不痛不痒,有的官员甚至甲地出了问题乙地复出,问责异化为官员规避责任的“保护伞”,根本无法产生足够的威慑力。问责一旦“躲猫猫”,必然导致安全事故的频发和更多生命的消逝。安全事故发生了,就当对职能部门缸边洗萝——一个一个地问责,而非笼而统之地用“很多人”来代替。而且,“很多人”究竟是哪些人,公众有知情权。如果连失职失责单位及责任人的名单都不公开,是问责还是庇护,只能让公众质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