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政经史话 > 北京小升初乱象调查:父母为孩子上学不惜离婚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北京小升初乱象调查:父母为孩子上学不惜离婚
时间:2009-06-23  
2009年的“小升初”,也就是小学升初中的招生分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升初入学应该遵循“免试、就近”原则。而事实上,由于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差异仍然存在,为了上到更好的学校,小升初还是被一些学生和家长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小升初”现状调查:清晨6点40分,11岁的男孩孙宁远就要起床了。10分钟之内完成洗脸刷牙、换衣服和吃早饭,然后坐公交车去学校。在北京,他是众多小学五年级普通学生中的一个。孙宁远说,在学校比较轻松,但更多繁重的学习在课余时间等着他们,一直到深夜。孙宁远: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2年了,将近2年,都是上完学就去继续上培训班,而且就是还得喝一大壶咖啡才能提神,要不然就是太劳累,就困了。作为重点中学的敲门砖,各种艺术特长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等成为不少学生的无奈的选择,然而在众多学生的竞争下,奥数题也越来越难,晚上回家途中,孙宁远和母亲聊了起来。孙宁远:很难的奥数题,真的能难倒我那家教老师。孙母:家教老师都不会啊?孙宁远:对。孙母:他可是数学博士啊。孙宁远:嗯。他说“让我先想想”,然后他就过了15分钟,一步一步地推,终于推出来了。推出来之后我发现他都写满了一张A4纸。孙宁远的父亲每天跟小升初的家长在网上交流经验。面对孩子的辛苦,他除了心疼,更有无奈。孙父:我们属于那种家长不牛的,那我们只能逼孩子了呗。逼孩子变成所谓的稍微牛点的,能够看看有没有机会有一张门票。有这张门票,我们好能去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学校。你就不得不适应它,所以就越学越苦了。然而,要得到一张进入重点中学的门票,孩子的这些劳累还远远不够。北京的学生家长王女士刚刚把户口从石景山区转到了教育资源更好的西城区,为的是能够通过就近入学政策,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众多迁入的家庭抬高了重点中学周边的房价,王女士的一位朋友更是不惜暂时离婚。王女士:因为如果在母亲户口这边,孩子的学校可能稍微好一些,如果在父亲户口这边呢,这个学校就相对来讲次一些,所以这种情况,父母就办了离婚,这样孩子也就选择了她应该是讲理想的学校。听了以后反正觉得,挺不是滋味吧。如果仅仅通过自身下苦功、想办法就能进入重点中学,情况也许能简单不少。事实上很多家长发现,早在全市按规定进行的统一派位分配之前,各种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已经让很多重点中学的名额接近满员。不过,有人给出了另一条路:北京市重点中学,T大学附中培训部的老师告诉记者,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班考试,挤进名校。这位老师坦言,即便需要交上几万元不等的培训费,也已经算是大大的幸运。T大学附中培训部负责人:交三万能让你上,您那真是福气了。对这些进来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不是三好生,没有推荐的机会,又不甘心到差学校。交一万五到一个好的学校算什么啊?要不你上私立学校你试试去,私立学校才交多少钱啊,可那学校能跟这比吗?比不了。就这么回事。而记者暗访到的一家教育中心更是号称,能够准确地打听到R大学附中(市重点)入学考试的内部消息。记者:考试的一些信息,考啥。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对,具体考什么范围,考什么东西我们知道。会告诉你这种类型、这个题目怎么出,会在哪一块出。我们会告诉你。记者:也是学校的老师跟你们说的吗?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对,我们都是通过老师渠道了解的。就这样,为了上更好的中学,有更好的未来,孩子失去了原本应该轻松快乐的童年,家长花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而获得利益的,是各种名目的培训机构和中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里,在教育公平的精神下,这样的现象,还在继续。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广州:医院“见死不救”最高罚2万元
    下一篇:我国"打包"清理现行法律 拟废止8件、修改59件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