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
|
|
|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
|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
|
|
|
|
现行200多件法律全面“体检”
|
|
时间:2009-06-23
|
|
6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适时作《关于废止部分法律的决定(草案)》和《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时介绍,历时一年多的法律清理工作主要解决法律中的“硬伤”,经过反复研究论证,需要废止和修改的法律共67件,其中建议废止的8件,建议修改的59件、141条。有专家认为,立法重心由制定新法转向修改现行法律,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集中清理解决法律“硬伤”收到意见建议近2000件“中国的法制进程很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立法质量不高的‘劣法’、‘笨法’。如果要形成一个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就必须对这些不发挥作用或限制社会发展的法律进行一次大规模清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周旺生有所期待。李适时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立法工作成绩卓著,已基本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体上是科学的、统一的、和谐的。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些法律规定已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相互不尽一致、不够衔接,有些操作性不强,需要在提高立法质量的前提下,一手抓法律制定,一手抓法律清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署,有关方面对我国现行200多件法律进行了全面清理,提出近2000件清理意见和建议。正是在国家立法机关严谨细致、紧锣密鼓地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法律清理工作成效显著。这次大规模的法律清理又被人们称为法律“体检”。李适时在介绍清理工作特点时说,这次法律清理的重点,放在早期制定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明显不适应的,以及法律之间明显不一致、不协调的突出问题上,主要解决法律中的“硬伤”。对已明显不适应现实要求,基本上不适用的法律予以废止;对有些法律条文中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进行修改;对法律之间前后不一致、不衔接,适用立法法“后法优于前法、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等法律适用规则仍难以解决适用问题的规定进行修改。有些法律操作性不强建议制定配套法规立法机关在法律清理中提出有些法律规定操作性不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应当制定配套法规,但尚未制定,有的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应当制定配套法规,但如不制定配套法规,法律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共有22件法律需要尽快制定配套法规。立法机关建议请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法规。二是有的法律有关行政处罚特别是罚款的规定比较原则,共有37件法律对违法行为只原则规定了罚款,未规定罚款的数额和幅度,实践中难以操作。其中,国务院已通过制定实施条例对罚款数额和幅度作出规定的有17件;国务院部门通过制定规章对罚款数额和幅度作出规定的有2件。还有18件法律中有关罚款规定没有配套规定。立法机关建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提出意见,可以通过制定配套法规予以明确,也可以通过今后修改法律加以解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