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资讯
中国铁路“绿皮 中国铁路“绿皮
中国铁路“绿皮
[更多]
·灌南海事航道航运港务联合举办
·李长春考察黑龙江时指出加快高
·厦门有了无障碍出租车 填补了
·中国南航成为中国首家客运量进
·天津津滨高速年底具通车条件
·莫桑比克与坦桑尼亚建大桥 终
·亚洲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成
·横峰大队强化管理再掀客运交通
·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韩金锋荣获
  热点资讯
空气动力自行车: 空气动力自行车:
据10月18日《山西晚报
[更多]
·空气动力自行车:不加汽油不充电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
·《汽车技术》——国家中文核心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
·中国铁路“绿皮车”进入准终结时
·南京康尼公司是轨道交通行业“第
·南昌市规划:计划实施“立交桥环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_me@hotmail.com

  党组书记厅长梅劲——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服务安徽加快崛起
 
时间:2009-12-03 

  【主持人】
  安徽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也是沟通京、沪、宁的南北重要通道,为水陆交通之要津,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安徽交通运输工作取得了显着的进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敢走新路,勇破难题,甘当重任。安徽交通迈入快速、协调发展阶段,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请您谈一谈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安徽交通事业取得的成就。
  【梅劲】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交通运输是在几乎为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后历经了初步发展、恢复提高、重点突破、全面加快和科学发展五个阶段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两个大的阶段。尤其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安徽交通运输才真正迎来大发展时期。
  【梅劲】
  新中国成立前,安徽仅有公路2088公里,全省42个县不通公路,11个县虽有公路但晴通雨阻;且由于遭受战争破坏,新中国建立后我省公路几乎是从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8827公里,是1949年的71倍。全面完成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省际通道安徽段的建设任务;公路密度达到106.8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按照行政等级分,国道3241公里(含国道主干线677公里),省道8473公里,县乡及以下公路137113公里;其中国省干线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89%,居全国第6位。路网结构显着提升,整体通行能力显着增强。
  【梅劲】
  1991年10月4日,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我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随后,又相继开工建设了合巢芜、安界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截至2008年底,全省通车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500公里,位居全国第九位。基本实现安徽高速公路东西向3小时过境、南北向6小时过境,合肥至十六个省辖市当日往返。
  【梅劲】
  农村公路建国初期,全省基本为自然状态。自2003年以来,全省建成农村公路6.91万公里。2008年,省政府将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列入18项民生工程之中,极大地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升了农村公路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里程135806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91.3%。在农村公路中,县道23941公里,乡道36240公里,村道75625公里。全省乡镇公路通畅率为100%,建制村公路通达率为99.8%、通畅率为82.5%。全省最后3个不通公路的乡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通上了沥青路。
  【梅劲】
  建国前,全省没有一条跨江、跨淮河大桥。1995年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结束了我省境内400公里皖江无跨江大桥的历史。到2008年,全省共有桥梁27362座,总长1088633延米;隧道87道52701延米。拥有长江大桥3座、淮河大桥12座,在建各1座,真正实现了数千年来人民群众天堑变通途的梦想。


  【梅劲】
  在这60年中,水运建设的步伐也是全面提速。解放初期,尽管我省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长江、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省,水资源居全国第七位,具有发展水运的优越条件;但全省内河航道基本为原始和自然状态,1米深以上航道不足1100公里,水运多以木帆船为主,轮驳船仅有152艘,港埠设施简陋。到2008年,全省航道总里程达到6507公里,通航里程5596公里,是建国初期的5.5倍。其中一级343公里,三级391公里,四级350公里,五级688公里,六级2527公里,七级707公里,七级以下590公里。长江、淮河、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被国务院列入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122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的五分之一。
  【梅劲】
  2008年底,全省完成水运建设投资23.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港口吞吐量达到2.7亿吨,列全国内河水运第三位、中部六省第一位;芜湖港口吞吐量达到4680万吨,位居全国内河十大港口行列。沿江1000吨级及以上泊位超过200个,港口数量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
  【梅劲】
  交通运输方面,建国初期全省拥有的民用汽车只有403辆。到2008年底,全省营运车辆达到37.5万辆,增长了930倍。其中载客汽车7.99万辆,载货汽车26.87万辆,公路运输经营业户达到145092家,从业人员达到735502人;营运客车中,中高级客车1.35万辆,占客车总数的17.2%,省际班线中中高档客车已经超过83.9%;出租汽车46662辆,出租车公司222家,从业人员15万多人。安徽省交通集团汽运公司、合肥汽车客运总公司、阜阳汽运集团公司、芜湖汽运输公司等四家公司相继取得一级客运企业资质。汽车维修业户达到7999家,综合性能检测站61个,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166所,汽车租赁业公司219家。全省危货运输企业212户,从业人员达13140人;运输车辆5382台,其中危货专用槽罐车3313台,厢式车795台,集装箱车64台,专用车辆比重高达77.5%。营运船舶由1949年的39.4万载重吨,发展到2008年的30518艘、1420万载重吨、平均吨位达475吨,载重吨跃居全国内河前列,较1949年增长了36倍。
  【梅劲】
  到2008年底,全省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12.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792亿人公里、货运量16.78亿吨、货物周转量4831.5亿吨公里。合肥、黄山、芜湖、安庆等七个国家级城市交通运输枢纽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我省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建设,建成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哈尔滨-海口”安徽示范段示范通道。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和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的政策,切实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主持人】
  梅厅长,听了您刚才的介绍,安徽这60年的发展成绩的确傲人,那么取得这些成绩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接下来请您谈谈安徽交通运输业在60年里的发展历程好吗?您认为可以大致分为哪些发展阶段呢?
  【梅劲】
  回首60年,安徽交通大致经历了初步发展、恢复提高、重点突破、全面加快、科学发展这五个阶段。
  【梅劲】
  初步发展阶段我们把它定为1949年到1978年。1949年至1957年是安徽公路运输事业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而进行的军事行动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需要,经历了抢修支前公路、皖南公路大整修和建设治淮公路三大战役,很快恢复了安徽的公路交通,继而实现了全省每个县都通了公路。特别是山区各县通汽车,这在安徽更是史无前例。由于公路建设的稳步发展,公路运输也全面恢复和发展,到1957年底,全省民用汽车已达2014辆,完成了对私营汽车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国营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成立,首次实行全省统一经营。1957年首批国产“解放牌”汽车在我省投入运输,结束了“汽车万国牌”的时代,揭开了安徽陆路运输史上新的一页。
  【梅劲】
  1958年至1976年是安徽公路运输事业的改善调整、曲折发展的时期。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使我省公路建设出现了浮夸冒进的势头,三年里虽然修建了公路5288公里,但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给以后的改建和养护带来极大困难和浪费。同样,国营汽车运输企业在“大跃进”的影响下,盲目追求高指标高效率,严重违反科学,盲目蛮干,导致车辆严重损坏,运力、效益陡降。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的“巩固、调整、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全省及时纠正了左倾思潮,公路建设重新回复到正确的方向。国有汽车运输企业经过整顿,直到1965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正当公路运输业经过调整取得一定成果时,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降临全国,安徽公路同样遭到干扰和破坏。尽管如此,大多数交通职工在逆境中坚持生产建设,因此这一时期公路运输事业曲折发展中仍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汽车运输企业在支援“大三线”和国家重点建设上也作出了显着的成绩。
  【梅劲】
  恢复提高阶段是1978年到1990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全国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经过十年文革,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确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安徽交通步入恢复起步阶段。
  【梅劲】
  “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快修路”,成为这一发展阶段的显着标志。这一时期交通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公共财政对交通建设投资一片空白,交通建设资金缺口很大的情况下,省交通厅调动各方面、多层次的积极性,采取了“民办公助,民工建勤”多渠道集资,并通过出台发展政策、减免相关税收等措施,促进交通建设和发展。1985年起对全省18条干线公路全面拓宽改造,大力修建山区公路和旅游公路。至1990年共改造拓宽公路1373公里,其中达到一、二级公路标准的有800公里,使全省国省干线公路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1989年通车的蚌埠淮河公路大桥为我省最早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这一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通过“民需民办、自建自养”,区乡公路发展较快,初步改善了“行路难、运输难”的状况,基本形成了“乡建道班,区(镇)建站”的管养模式。原宿县栏杆区1981年至1984年,在全省首先实现村村晴雨通车。
  【梅劲】
  1980年7月安徽省公路管理局成立以后,首先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重点抓好养路费收支计划管理,同时加强工程、技术、养护、路政、机料、财务等工作的全面管理。同时,根据“用路者养路”的原则,安徽省计划委员会、交通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联合颁发《安徽省公路养路费征收和使用实施办法》,将“行驶公路的车辆”改为“凡领有牌证的车辆”都应缴纳养路费。
  【梅劲】
  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示下,全省公路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了改革。1978年,萧县公路站率先实行“三包、四定、一奖、一集中”的养路经济责任制;1980年,《安徽省公路养护道班“四定一奖”(试行办法)》在全省推行。这种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改革公路养护的管理方法,既基本解决了养路工人长期“吃大锅饭”的问题,又较好地调动了养路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降低了养护成本,好路率稳步上升。
  【梅劲】
  这一时期,路政管理重点在加强农民在公路上打场晒粮、摆摊设点、骑路集市等违反公路法的行为的整治工作。1983年,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清理路障工作,在全省开展清障大检查,初步解决公路设障的“顽疾”。1986年,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公路管理条例》,全省公路各级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加强对“两个条例”的宣传工作,路政管理部门建立路政管理档案,对侵占路基、破坏路产路权、违章建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登记,逐一依法妥善处理,全面做好路政管理工作。
  【梅劲】
  水运建设取得良好发展。1982年,安庆、芜湖大件码头先后建成,结束了我省无大件码头的历史。1980年和1985年,芜湖、安庆、马鞍山港口先后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贸易港。新建的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有两个万吨级泊位,可以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万吨轮。到1988年底,全省通航里程包括长江401公里在内已达5926公里;有通航建筑物33座,其中船闸29座、升船机4座;实现渠化航道2400公里,占通航总里程的44%。到1990年底,随着肖濉新河的通航,结束了淮北无水运的历史;枞阳、杨桥船闸的建成使用,使通航条件大大改善;全国交通重点工程—淠淮航道沟通工程的积极推进,必将结束六安地区封闭的水运史。
  【梅劲】
  站场建设实现较快发展。1985年在国内率先出台《征集汽车站建设专用基金实施办法》,安庆、淮北、合肥、滁县、马鞍山、巢湖、黄山等汽车站相继建成,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年6月,省政府授权省交通厅批准全省首家固镇县懈保桥收费站收取过往车辆通行费。1987年在全省实施了养路费超收地(市)全留政策,使公路养路费征收率大幅提高。1990年底,全省征收公路养路费44341万元,是1977年7706万元的5.75倍。
  【梅劲】
  同时,按照“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公路水路运输空前繁荣。1984年,省汽车运输公司撤消,人、财、物三权下放给地方,同时成立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这是安徽公路运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创造了运输市场的开放格局,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公路运输经济结构。在“有路大家行车,有河大家行船”和“国营、集体、个体三者一起上”的原则指导下,单一所有制的禁锢和交通部门包办公用运输的封闭状态被打破,公路水运市场全面开放,国营、集体、个人运输主体都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个体运输迅猛增长。至1990年,其运力占社会总运力的50%以上。1982年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安徽省公司成立,首次开辟了安徽至香港、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远洋航线,结束了我省无远洋航线的历史。至1990年,全省共有各类船舶199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其中专业运输船舶达到1.22万艘、88万吨。
  【梅劲】
  随着个体运输的蓬勃发展,水上运输安全问题凸显出来。乡镇运输船舶逐步成为内河运输战线上一支活跃的力量,对国营、集体运输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但这些船舶技术状况差,人员素质低,违章冒险航行现象十分严重,由此而造成的翻(沉)船死人事故不断发生。1985年以前,平均每年死亡人数在100人以上,最高年份1983年达152人,其中乡镇船舶死亡人数比例逐年上升。为保障乡镇运输船舶安全,1981年以后先后制定了《安徽省农副业船、渔船、渡船安全管理办法》、《安徽省渡口管理办法》、《安徽省挂浆机船安全技术管理》等管理办法。1987年,经安徽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安徽省港航监督局和船舶检验局,同时,在地市一级设立了15个港监船检处,在县一级设立了54个港监船检所,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政令、分级管理,依照行使港航监督和船舶检验职权。1989年5月19日以省8号令颁布了《安徽省乡镇运输船舶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是我省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法规。这一《办法》的实施,理顺了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关系,落实了乡镇人民政府的具体领导责任,明确了交通、港监、公安、工商、税务、保险等有关部门的分工责任,体现了分工管理、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综合治理的精神,从而使内河交通安全基本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
  【梅劲】
  第三个阶段是重点突破阶段,是从1991年到1997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总体开放格局。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各行业深入推进,交通建设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点突破。
  【梅劲】
  长期以来,交通公共投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成为制约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途径,传统的依靠财政投入的单一交通融资体制逐步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融资渠道转变,逐步形成了国家投资、社会融资、群众集资、外商投资等多元化的筹资新格局。1996年11月13日,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发行H股,开创了国内公路企业境外融资的先河。
  【梅劲】
  随着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形象工程陆续建成,我省公路、桥梁、港口码头、航道、车站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地改变了我省的交通面貌。合宁、合巢芜高速公路,205国道马鞍山过境线和天长段、104国道文明样板路、318国道宣广段、312国道六叶段、合淮路改造工程完工或建成;铜陵长江大桥、黄山太平湖大桥、陇西立交桥、淮河蚌埠、凤台公路大桥、安庆皖河大桥等一批特大桥梁建成通车。1995年建成的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在结束我省境内400公里皖江无跨江大桥的历史的同时,也是我省利用日本协力基金贷款,依靠社会融资、收费还贷建设公共交通设施的成功范例。
  【梅劲】
  这一时期,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1991年10月4日,合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我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早在1986年,我省就成立安徽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和安徽省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同年10月1日,省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136公里的合宁高速开工兴建。当时全国还在争论要不要修高速公路时,安徽交通人就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掀开了安徽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1991年夏,我省遭受特大洪灾,省城合肥通往外地的铁路、国省干线全部中断,唯有合宁高速如长龙卧波,畅通无阻。正是有了合宁路,中央领导得以前往灾区指挥抗洪救灾,大批救灾物资得以源源不断运进灾区,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合宁路为“救命路”。许多公路界的同行感慨地说,合宁高速不仅是安徽人民的救命路,也是全国建设高速公路的新起点。
  【梅劲】
  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化。1990年,为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省公路局将工养科分为工程科和养护科两个科室,加强对全省公路养护的指导工作。同时,公路建设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重点工程建设业主负责制等制度相继建立,公路建设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沪蓉高速公路高界段、合徐高速公路等工程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安徽省道路管理运输条例》、《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安徽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交通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交通运输市场、交通建设市场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梅劲】
  1994年,省政府印发了《全省公路分级管理实施意见》,对全省公路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明确了省公路管理局依据交通厅授权,负责全省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国道、省道的修建、养护管理由地、市、县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县道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由行署、市、县交通局内设县乡公路管理科、股负责;乡道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公路分级管理新机制。公路养护组织改革试点推进,由长期管养一体的格局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养管分离新模式迈进。在1997年全国公路养护与管理综合检查评比中,安徽省名列第10名。从1994年开始,连续每年开展路政管理宣传月活动,加强对公路路政管理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
  【梅劲】
  伴随着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机制的完善,公路规费征稽工作逐步规范。1991年,全省公路养路费征收业务从路政管理中分离,负责养路费征收管理工作。1992年,经省交通厅、公路局与省高级人民法院协商确定全省各地(市)中级人民和各地(市)、县人民法院成立公路巡回法庭。并派驻在公路管理部门,负责养路费征收和路政管理案件的处理。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地方政府管理的收费站移交公路部门归口管理。1995年3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60号令《安徽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办法》,使养路费征收有了法律依据。

  【梅劲】
  这一时期,全省交通系统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省海运股份公司、滁州扬天汽车股份公司、灵壁运输集团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均获成功。全省交通部门运输企业苦练内功,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改工作,企业经营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普遍有所提高。
  【梅劲】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主题。为推动我省交通文明行业创建任务,进一步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全面提高我省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规范化水平,自1995年开始,先后完成了部级文明样板路G104、G312,省级文明样板路G206合安段、S105、S202等的创建任务。全省交通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如入选“全省精神文明十佳人物”的交通职工李道玉、吴长全,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周全胜,被誉为“文明之花”的淮北运管处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梅劲】
  全面加快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一直到2002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和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周边经济形势恶化;199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面对国际国内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全省交通系统抢抓机遇,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建设投资逐年攀升,标志着全省交通步入全面加快阶段。

  【梅劲】
  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仅1998年当年两次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从原计划31亿元人民币调整到57.4亿元。至1998年底,全省实际完成建设投资63.3亿元,相当于第八个五个计划期间交通建设投资的总和。各地都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加快交通建设作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少地方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交通重点工程,使交通建设由单一的行业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给交通建设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外部环境。
  【梅劲】
  1998年至2002年全省交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400.35亿元,其中2002年,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8.4 亿元。在这五年里,沿江二级公路、312国道合叶段、南淝河航道、沪蓉路高界高速公路、南照淮河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北岸接线、界阜蚌一二期工程、318国道宣城南环线、合徐路南段、连霍高速公路、合安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通车。五年新增公路里程44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1公里,一级公路148公里,二级公路2491公里。至2002年底,我省公路总里程达67547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866公里,一级公路300公里,二级公路7480公里。2002年底与1997年底相比,二级以上公路里程由5422公里上升到8646公里,公路密度由27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48.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由18111公里增加到30808公里,好路率由64.8%提高到70.2%,公路绿化里程由23640公里上升到47281公里。全省不通公路的乡减少到3个,不通公路的村的数量由1997年底的3373个减少到2001年底的1492个。
  【梅劲】
  同时,加大对水运建设投入力度。这一时期,安徽航道建设以“江淮水运振兴工程”为重点,围绕全国“一纵两横两网”和安徽水运主通道建设规划,按通航300—500吨级为标准,重点建设了长江淮河水系主要支流航道,并将重点转移到淮河及其重要支流。相继建设了合裕航道、颍上船闸等一批重点工程,改善航道里程116公里,新增通过能力8000万吨。内河航道总里程达6504公里,通航里程超过5600公里,分别居全国第七位和第八位。在1996~1998年间,历时3年完成了全省范围内内河航道技术等级评定工作。
  【梅劲】
  公路水路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了5000公里重要县道养护上收工作,出台了《全省公路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大部分市初步实现养护工程走向市场的目标。“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养护管理新理念得到贯彻,逐年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加大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委托中介机构开展路网养护质量巡检,提升公路养护水平,确保公路畅通和安全。为了提高公路养护积极性、提高公路养护水平,陆续建成了51个机械化养护工区、100个中心道班和200个普通道班,给每个工区机械设备约200万,中心道班的主要设备配备也由省公路管理局统一组织招标采购。调整水上交通管理机构,规范了全省地方水上安全监督机构名称。顺利完成水上管理机构的合并、更名,省航运局、省航道局合并,成立省地方海事局、省港航局、省船舶检验局,三块牌子一个机构。积极推进我省境内长江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完成长江五港下放工作,交由所在市政府管理。

  【梅劲】
  路政管理内容逐步转变为以贯彻《公路法》、《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为主要内容,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按照“通畅、安全、和谐、服务”的管理理念,使路政管理工作迈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提请省人大修订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和《安徽省路政管理条例》,明确了公路管理机构路政执法主体资格。
  【梅劲】
  全面开展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安徽省道路运输业规划》、《安徽省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和《安徽省水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全省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评审和全省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资料编印工作及第二次全国内河航道普查在我省的试点工作。
  【梅劲】
  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路建设筹融资体系。首次争取到世行项目Ⅰ2500万美元用于合安路路网建设,世行项目Ⅱ铜陵至汤口公路顺利实施。民营企业开始进入高速公路建设和经营领域,合巢芜、徽杭路安徽段、蚌宁、亳阜等高速公路经营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民营企业,并进行了利用BT方式改扩建国省干线公路的尝试。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皖通A股成功上市。按照“谁建、谁用、谁受益”的原则,鼓励货主、企业自建码头,逐步将港口建设推向社会,使港口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梅劲】
  经省政府批准,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安徽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6月,由原安徽大学交通分校和安徽交通学校合并组建完成。
  【梅劲】
  科学发展是2003年到2008年。进入21世纪,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1000~3000美元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是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和各种矛盾突显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省交通系统坚持调整交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注重推进创新,强化行业管理,践行“三个服务”(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战胜了淮河特大洪水、非典疫情、禽流感、特大雪灾等自然灾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梅劲】
  这一时期,交通事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发展的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得到高度统一,交通行业逐步由传统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由传统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并重方向发展。强调科学规划,用规划指导建设,统筹公路水路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充分衔接和配套,服务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强调“科教兴交”战略,积极运用最新规划成果,吸收最新设计理念,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集约利用土地,强化生态环保。强调公路水路同步协调发展,既抢抓机遇加速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又把农村公路摆在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加快高速公路发展和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稳步推进国省干线改造,加大对水运建设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我省水运优势。强调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充分发挥系统整体优势,不断提升运输保障能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客货运输网络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建设规模与发展速度相协调、建设管理养护与运输相协调、运行质量与服务水平相协调。强调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加快构建和谐交通,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梅劲】
  省公路局自2002年开始,陆续出台了《安徽省公路桥梁大中修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公路桥梁大中修工程强制性规定》(试行)、、《安徽省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安徽省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安徽省公路小修保养工程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全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检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对路网大中修工程的管理。自2004年开始,对养护工程实行准入制度,以养护工区、中心道班为依托组建养护公司,对大中修等养护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规范和培育养护市场。委托建立健全桥梁养护机制。并自2004年开始,对国省干线公路上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段实施安保工程,全面消除干线公路、旅游公路和重要县道的交通安全隐患;自2006年开始,在全省范围选取部分市山区公路的地质灾害点实施灾害防治工程,实施灾害防治工程后的路段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梅劲】
  2003~2007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省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28亿元,是2003年前5年投资额的2.6倍,投资量年均增长19.1%。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98亿元,其中高速公路607亿元,国省道改造102亿元,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70亿元,全省争取中央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43亿元,省交通厅投入资金35.5亿元,带动地方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69.8亿元,是建国以来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水运建设完成投资28亿元,港口建设也开始全面提速,安庆马窝港区主体工程竣工,芜湖朱家桥集装箱码头开工建设,马鞍山港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19665万元,颍上船闸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巢湖港巢城港区一期工程和铜陵港件杂货码头改建工程开工兴建;全省小港站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220万元。2008年完成建设投资的达201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08公里,完成全部高速公路网规划近一半的里程。铜黄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最小程度影响、最大限度保护、最强力度恢复”的环境保护目标,黄塔(桃)高速公路积极创建交通部典型示范工程。
  【梅劲】
  2003年,省公路局制定了《安徽省公路养路费委托银行代收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合肥市公路局和合肥商业银行试行。2004年,全省路桥收费站点正式启动计重收费。2007年6月,建成全省养路费联网征收系统,实现了异地缴费。同年7月,联通CDMA无线接入开通,实行了养路费路面无线稽查、流动征费;12月,启动了全省范围内银行代收公路养路费工作。
  【梅劲】
  继续强化收费公路管理,从严控制新设站点,规范通行费征收。公路养路费从2001年的123361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88151万元;公路通行费从2001年的119961.2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02554.33万元。2005年,按照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交公路发〔2005〕20号)和原交通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示范通道建设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407号)文件,省交通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安徽省开展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及示范通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在“绿色通道”上行驶免征或减征通行费,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切实保证农产品生产、流通。并于2005年底前完成我省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建设,建成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哈尔滨-海口”安徽示范段示范通道。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和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的政策,切实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梅劲】
  全省交通发展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全省17个港口总体规划全部启动,其中,马鞍山港、巢湖港、宣城港总体规划已批准实施,安庆港、蚌埠港、芜湖港已通过交通部组织的专家审查,其他港口的总体规划都进入审批阶段。出台了《安徽省“十一五”干线公路建设规划》、《安徽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等其他子规划,各市也基本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规划体系。
  【梅劲】
  2003年,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经营和管理实行政企分开,并形成了以两大国有交通企业——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和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为主,地方参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省内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独资或合作的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体制,省交通厅主要履行“规划、监管、协调、服务”的职能。
  【梅劲】
  农村客运蓬勃发展。2005年,省交通厅下发了《关于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领导小组,提出了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的主要目标、应达到的标准。随后,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客运站点与农村公路建设协调发展的通知》,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建设要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验收。截止2007年底,全省1340个乡镇全部通了班车,21700个行政村中,通班车的行政村达到19681个,行政村班车通达率为90.6%。全省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504条,农村班车17333辆,座位248186座。农村客运网络的逐步形成,使多年困扰农民的“出行难、乘车难、运输难”的问题开始引起重视并逐步得到解决,加快了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自2008年起,按照交通部《关于印发2008年农村公路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厅将不断加大渡改桥和渡口改造力度,逐步规范渡口、渡船管理,消灭小渡船和小渡口,切实保障出行安全。


  【梅劲】
  路政管理进一步深化。自2004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了统一治理超限超载活动。在全省全面推行了计重收费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和价格杠杆遏制车辆超限超载的现象,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全国人大代表和交通部的肯定。2006年以来,连续在全省开展以清除非公路标志、纠正错误指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公路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了路政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初步建立路政评价指标体系。积极争取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支持,全省17个省辖市均由市政府牵头开展路政达标县创建活动。2007年以来,加快固定治超站点建设,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超限超载常效机制。
  【梅劲】
  提请省人大修订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安徽省路政管理条例》和《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开通了运政96333、高速公路服务热线96566和水上救助热线12395。“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行业内逐步得到认同。省交通集团汽车运输公司和合肥汽车客运总公司获得客运一级资质,结束了我省无一级客运资质的历史。新修订的《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明确出租车行业由交通部门管理, 2007年经省编办同意成立安徽省客运出租车管理办公室,与省运输管理局合署办公,制定了《安徽省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及稳定工作责任制方案》,成立了全省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安徽省出租汽车行业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实行四级预警机制。出台了《安徽省公路运输站场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拟订了《安徽省道路旅游客运管理规定》,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旅游客运企业44家,车辆1100辆,科技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我省被纳入长三角区域联网收费示范工程,路政网上审批系统全面推行。省高速公路总公司进入“中国服务企业五百强”和“全国交通企业100强”。

  【梅劲】
  交通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五年间,全省交通系统有153个单位创建成省部级以上文明单位,省厅命名的文明单位571个,文明系统12个,文明子系统24个,文明子行业20个,文明示范窗口2个,46人获省部级以上表彰,260人获省厅表彰。新安江千岛湖至深渡段被交通部命名为“全国文明样板航道”,105国道安徽段顺利通过了交通部“全国文明样板路”验收。6个厅直单位被命名为省直机关“三优文明单位”。在全省范围开展文明样板路创建工作,建成16条线共996公里文明样板路,各市公路局至少建成1条省级文明样板路段。
  【主持人】
  历史和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回顾建国6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无疑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高的30年。回顾这60年,我想安徽交通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一定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您认为有哪些先进的经验可以指导今后的工作,促进安徽交通走上更加科学的道路,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梅劲】
  先进经验不敢当,不过60年来我们的确是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经验。首先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激发行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打破单一运输所有制限制,到九十年代的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产权试点改革,再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和以人为本、坚持全面、持续、协调的科学发展,无一不是交通行业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缩写。60年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事业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每一时期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都会带来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这是60年来交通事业跨越发展最宝贵的经验。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发展全局。新中国成立年来,交通部门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增加交通有效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和服务满意度;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规划指导交通建设;坚持建养并重,实现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坚持统筹城乡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公水路协调发展,注重综合运输体系建设。60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要实现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梅劲】
  三是坚持“两个依靠”,把交通发展转变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交通部门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充分相信和依靠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不断推进交通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同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把交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帮助协调解决交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应该说,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和支持是搞好交通工作的坚强后盾和可靠保证。只有紧紧依靠各级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调动社会兴办交通运输的积极性,才能把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才能为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升行业公信力和满意度。把依法行政作为行业管理的核心,健全地方性交通法规体系,规范履行监管职责,提升全行业依法行政能力;把队伍建设作为行业管理的重点,以能力、作风、先进性建设为主要内容,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推进行业健康发展,树立行业良好形象。事实说明,坚持依法行政是做负责任行业的核心,是提高三个服务能力的保障,是提高行业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五是坚持两手抓,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交通发展规划,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行业管理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实现两个文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主持人】
  展望过去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目前安徽交通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想必也是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对于今后安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省交通厅有什么打算和规划?
  【梅劲】
  你说的没错,目前我们的确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是我们相信,有新中国成立60年积累的财富和经验,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统领,有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交通队伍,全省交通事业一定能够在服务崛起中率先发展,在宏观调控中科学发展,在统筹兼顾中和谐发展。我们也相信,只要不断解放思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可以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可持续性,综合运输体系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民生工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现代交通业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和谐交通建设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接下来我们大致有这么几方面的重点工作要加强:
  【梅劲】
  一个是要加快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以互联互通和无缝对接为重点,着力推进“建设一体化、运输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区域交通一体化”,逐步实现“立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智通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各种运输方式布局,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主构筑综合交通网主骨架,连接省内机场和主要港口、运输枢纽,调整优化公铁水空各类交通网络的规模、容量,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对接”和“零换乘”。按照大部门制体制要求,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协调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发展,形成齐抓共管的大交通格局。进一步完善运输枢纽的衔接和集疏运功能,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各运输要素的组合对接、各运输方式协同运转。通过健全完善规划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统一行业标准规范,构建快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旅游客运、公交客运等多层次、零换乘客运服务网络,促进货物运输无缝衔接,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梅劲】
  再有就是按照《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5500公里,形成“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全省对外高速公路出口总数约39个,沿省界平均约100公里有1个出口,按照东西向划分,东向出口24个,西向出口15个;按省际划分,江苏方向17个,浙江方向5个,河南方向9个,江西方向4个,湖北方向3个,山东方向1个。长江上新建4座高速公路大桥(马鞍山、芜湖、池州、望江),相邻长江公路大桥之间的平均间距小于50公里;淮河上新建4座高速公路大桥(阜周路、合淮阜路、寿县正阳关、五河),相邻淮河公路大桥之间的平均间距小于30公里。高速公路与重要港口均在20公里以内,民航机场、铁路枢纽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形成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结构合理、协调配套、高效快捷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梅劲】
  还有是要根据《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到2020年,改善航道里程约1000公里,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000公里,基本形成由“两干三支国家高等级航道”(长江、淮河两大干流航道,合裕线、芜申运河、沙颍河三条支流航道)和“五条地区重要航道”(兆河~西河、涡河、浍河、青弋江、新安江)共同组成安徽省内河航道的骨架体系;以芜湖、马鞍山、安庆、合肥、蚌埠5个国家主要港口和铜陵、池州、巢湖、淮南、阜阳、亳州、六安、滁州8个地区重要港口为依托,以一般港口为补充,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大中小结合的全省港口体系。长江干流航道可通航大型江海直达船舶;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6.0亿吨,基本形成煤炭、石油、矿石、水泥、集装箱、汽车滚装等专业化运输系统,主要港口现代物流中心作用明显,沿江港口群与皖江经济带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运输船舶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长江干流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200吨以上。
  【梅劲】
  “十一五”期间,安徽交通将按照适度超前、保障有力的要求,以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全面加快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城市交通体系的有机衔接,适应我省加速崛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根据“十一五”交通建设规划,将完成建设投资1000~1200亿元。
  【梅劲】
  高速公路方面,按照“加密、联网、扩容、提速”的要求,形成承东启西、贯通南北、高效便捷的高速公路网。加速推进高速公路“东向发展”,与周边省份的6个省会城市、19个地级市连接成网。重点解决好高速公路的过境、过江、过河问题。国省干线公路方面,完成5000公里国省及重要县道改、扩建任务,实现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的对接联网。农村公路方面,在2005年13个县开展村村通水泥(沥青)路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村村通工程建设。五年建设农村水泥(沥青)路6万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1000个,候车亭和招呼站11000个,渡改桥500座。
  【梅劲】
  水运建设方面,新增四级以上航道里程325公里,使四级以上航道达到1400公里。加快主要港口和区域性重要港口建设,新增泊位221个、港口吞吐能力1.36亿吨。到2010年,全省船舶保有量达到1500万载重吨,内河港口吞吐量达到2.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2万标箱。

  【梅劲】
  支持和保障系统方面,大力推进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进程,加快国家、省公路运输枢纽、农村客运站、港口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产业,重点建设合肥、芜湖等5大物流园区以及13个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快速、舒适的直达客运,提高直达客运服务质量。健全农村客运网络,确保通公路的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6%以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交通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系统,提高交通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以信息化带动交通产业升级和交通现代化。
  【梅劲】
  2008至2012年,安徽交通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00公里。到2012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3500公里,新改建改善国省干线公路500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4万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5亿吨,实现县城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全省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沥青)路的目标,长江黄金水道安徽段建设取得重点突破,基本形成“两干三支”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和沿江港口群。

  打印此文】 【关闭页面】 【推荐此类文章】 【返回上页
  上一篇:宣贯修订后的《邮政法》 保障普遍服务 推动邮政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一篇: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党委副书记厅长赵世军——献给“太阳”的哈达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