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u@xue.me
 MSN:tese2009@live.cn
 |  |  
        
          |  |  
          | 
              
                |  |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  |  
                |  |  |  |  | 
        
          | 
              
                |  | 吴仁宝-无锡江阴市华西村老书记 
 |  |  
                | 时间:2009-07-29 |  
                |  |  
                | 
  
   吴仁宝,土生土长的华西人,“全国十大乡镇企业功勋”人物,曾获评“中国经营大师”。在近40年的村书记工作中,创集体与私有并存的“华西模式”,坚持共同富裕,将华西村建设成为“天下第一村”。目前华西村经济总量达400多亿元。
 人物简历
 
 姓 名 吴仁宝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28年11月
 政治面貌 党员
 民 族 汉
 职 称 高级政工师 高级经济师 农民教育家
 参加工作时间 1954年2月
 历任职务 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
 简 历 1954.02~1957.11 江阴县华士瓠岱乡人民政府财粮委员
 1957.11~1961.10 江阴县华士乡23社支部书记、华士公社十七大队党支部书记
 1961.11~1974.02 江阴县华士公社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4.02~1975.04 江阴县委副书记、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5.04~1981.05 江阴县委书记、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81.05~1987.04 江阴市人大副主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87.04~2003.07 华西村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华西农工商实业总公司、江苏华西实业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
 2003.07~ 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时代先锋——吴仁宝
 人民实业家,国家济世人。
 村官似仁宝,何愁有贫民。
 ——(上海)张志真)
 
 
 吴仁宝的格言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充分显示他廉洁勤政的人生态度
 正是这样的领导,带领大华西成为天下第一村
 江苏省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有“农民政治家”、“农民企业家”、“农民思想家”、“农民语言大师”之称。笔者曾经听过吴仁宝的一场报告,他思维敏捷,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这里选择新近见报的吴仁宝的三句名言,试作评点。
 第一句:“有福民享,有难官当。”2003年,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华西新任党委书记吴协恩带领党委委员向先烈宣誓:“有福民享,有难官当,苦战三年,拿下可用资金50亿”。有记者问吴仁宝,人们常说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们为什么要提出“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吴仁宝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华西村的体现就是“有福民享,有难官当”,这样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华西村50年的实践证明,能做到“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组织就有力量,干部就有权威,经济就能发展,老百姓就能真正得到实惠。
 第二句:“既和上级保持一致,也和群众保持一致。”吴仁宝认为,当干部如果能与“两头”保持一致,就是一个不太差的干部。如果只跟上面保持一致,不同老百姓保持一致,就不是好干部;如果只跟老百姓保持一致,不跟组织保持一致,也是不行的。
 从理论上说,作为共产党的干部,与“两头”保持一致理所应当。因为我们党、政府与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除了人民的利益,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上级的政策、决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发生了,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怎么办呢?吴仁宝的办法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人多地少,工业已经起步,分还是不分?吴仁宝和华西村选择了不分,将500亩粮田交给30名种粮能手承包,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党的十五大以后,苏南乡镇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有关部门明确提出“抓大放小”,华西人再一次坚持实事求是,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有时候还“抓小放大”。
 第三句:“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无锡市的村支书们在华西村办过一个礼拜的培训班,其间,有支部书记好奇地问吴仁宝:“你们的老百姓这么听话,我那里的老百姓怎么不听话?”群众不听话,是眼下很多干部的共同感受。干部做了错事不听话,情有可原,有时做的是对群众有益的事,群众也不听话,于是他们得出结论:中国老百姓素质太低。可是吴仁宝的回答是:“我是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不听群众的话。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
 群众为什么不听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吴仁宝简明扼要,几句话就说得明白通透。群众不听话,原因不是群众素质太低,而是干部素质不高。那位提问的支书,以及有同样问题的干部,对吴仁宝的这个回答可能难以接受,但是,毫无疑义,吴仁宝是正确的。
 华西村的经验非常丰富,吴仁宝的名言可以出一本书。但仅就上述三句,我们已经可以领略“天下第一村”的奥秘所在,可以窥见一位有52年党龄的老党员的赤子情怀。
 
 |  
                | 
                  
                    |  | 
                        
                          |  | 共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