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研究    社会沿革    政治前沿    经济观察    法制空间    哲学思辨    文化视角
特别关注    高层声音    新语新论    理论经典    研究机构    推荐学者    专家言论
特色总网 > 思想理论 > 经济观察 >
推荐资讯
·打造分销平台+上市产业集群 红
·商权支付“出口安全”:全民持股
·关于发布商权支付区域独家代理业
·攻城略地 跨界争霸 商权支付渠
·商品到商权的一小步, 带来了人
·商品商权,万年一跃,你我同心,
·尹蔚民:中国将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温家宝在天津考察纪实:把滨海新
·我国拟立法加强医疗器械管理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
·文化部十项举措反腐倡廉 查干部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0万
[更多]
[相关新闻]如何使用工具实现零
[未命名栏]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特色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和创新
时间:2009-09-3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无论前30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还是后30年的改革与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下进行的。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是否完全相同?上世纪50年代,我们主要是学习苏联教材,特别是斯大林指导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来,全国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编写了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但在研究对象上,无论苏联教科书还是我们的自编教材,都没有考虑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的异同。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一般都遵循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见解,即认为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个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分配形式。后来对生产关系的阐述,更多地转向马克思所论述的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既研究再生产四环节之间的关系,又研究人们在四环节中的相互关系。

那么,政治经济学要不要研究生产力?目前达成共识的是:政治经济学无论资本主义部分还是社会主义部分,都要研究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包括共有规律和特殊规律。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任务同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同,因而研究对象有所差别。马克思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劳资关系的本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而社会主义经济学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发展生产力与经济改革服务,因此,既要研究与现实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发展与完善,也要研究社会主义怎样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但并不研究生产力的工艺方面即技术方面,而是要研究生产力的社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的内容已经拓展为包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关于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一般以斯大林的二要素论为依据,即认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力。上世纪50年代初,有人主张生产力三要素论,即在二要素的基础上加入劳动对象,得到学界认同。后来发展为生产力多要素论,认为科学技术、管理、自然力等也属于生产力发展的要素。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是统一的。

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一般讲,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其实,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外因,生产力发展有其内在动力即内因,即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对立统一的动态关系。

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作为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会走在生产关系前面。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但如果超越生产力的现实状况,人为地拔高生产关系,同样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存在多种观点,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也有多种不同意见。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了保持和发展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此为指导,我国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的讨论与认识沿着科学的理论逻辑发展。“文革”10年,受极“左”路线影响,把发展商品经济与发展资本主义相联系。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认识。1984年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述,突破了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成为当时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成为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者的共识。

发展商品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开放前,把市场调节与资本主义相联系,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种对立的制度。在改革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排除市场调节的缺点,逐步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传统观念。改革前我国存在商品经济,但市场不起资源配置作用。我国由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为辅”的局部市场经济,到不分“为主”、“为辅”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再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

关于劳动价值论

改革开放前,经济学界一般是在肯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讨论有关问题的。改革开放以来,既出现了否定和肯定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的观点。从目前情况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主张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不赞同用要素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等否定劳动价值论。在物质生产劳动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的现实经济中,主张创造价值的劳动只限于物质生产劳动的见解有局限性。但对劳动价值论拓展到何种范围,又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为生产服务的劳动如通讯、金融等行业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有好处的劳动就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有人主张商业劳动也创造价值。但人们一般不赞同全部第三产业劳动都创造价值或一切有用劳动都创造价值的观点。事实上,不能将劳动的作用和贡献大小同是否创造价值简单联系在一起。随着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明确了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是高级复杂劳动,可以在生产中创造更多、更高级的财富和价值。

关于新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不断拓展。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运行机制、虚拟经济、社会主义资本、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全球化等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涌现,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第一,社会主义本质论。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把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统一起来。第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灵活性和效率性结合起来,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论。根据我国生产力落后、多层次、不平衡以及人口多、底子薄的实际,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不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又不搞私有化。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论。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五,公平与效率统一论。在分配体制中,要公平与效率并重,以公平促效率,以效率促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六,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与科学发展论。要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第七,判断改革开放与发展的三条标准论。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八,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统一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条件和保证。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第九,社会主义经济的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把引进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把利用外资与重视积累结合起来。第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中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要继承和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要根据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实践的推进不断发展和创新。

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52年起,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著作(含主编、合著)40多部,发表文章700多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20多项。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 政治经济学需要新飞跃
    下一篇: 股市大跌警示实体经济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