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现代复兴 > 专家忆氢弹研发:比美快4年半 法总统为落后拍桌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专家忆氢弹研发:比美快4年半 法总统为落后拍桌
时间:2011-08-01  

核心提示:当时的戴高乐总统为此大发雷霆,他把原子能总署的官员和主要科学家叫到他的办公室,拍着桌子质问为什么法国的氢弹迟迟搞不出来,而让中国人抢在前面了。在场的人都无言以对,因为谁也解释不出中国这么快研制出氢弹的原因。”

中国首颗氢弹爆炸瞬间(资料图)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2011年2月27日,作者:王大鹏,原题:《中国氢弹奇迹这样诞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的蘑菇云在西部升起,无数国人为之动容。为了纪念40年前的壮举,本报记者专访了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顾问、原核工业部办公厅主任李鹰翔,回忆起当年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幕幕历历在目的往事仍令他激动不已。

氢弹研发揭秘

法国总统为落后于中国拍桌子

如果说原子弹的成功部分借鉴了前苏联的经验,有前苏联专家帮助的成分,那么氢弹的成功则是在外界对我国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创造出来的奇迹。

抢先:中国研制氢弹比美国少用4年半

“原子弹爆炸后,氢弹技术的研制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李鹰翔回忆说,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拿到了核大国俱乐部的“入场券”。但氢弹的研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制造技术上都比原子弹更为复杂。“跟原子弹相比,氢弹绝不仅仅是量上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是原理的突破。”

但是中国人还是以全世界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突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周总理就提出要求:力争于1968年进行氢弹装置试验。而中国科学家却出人意料地将这一时间提前了。

美国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是6年零3个月,法国是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这一速度当时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为什么中国能搞得这么快,这在世界科技界成了一个谜。”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而氢弹却抢在了法国前面,成为世界第四。“当年中国爆炸第一颗氢弹的消息传到法国后,法国科学界和政界都感到十分惊诧。当时的戴高乐总统为此大发雷霆,他把原子能总署的官员和主要科学家叫到他的办公室,拍着桌子质问为什么法国的氢弹迟迟搞不出来,而让中国人抢在前面了。在场的人都无言以对,因为谁也解释不出中国这么快研制出氢弹的原因。”

创新:从“全民办铀矿”到“技术民主”

如果说原子弹的成功还部分借鉴了前苏联的经验,有前苏联专家帮助的成分,那么氢弹的成功则是在外界对我国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创造出来的奇迹。

对此,李鹰翔有他的一套解释,他说首先有中央决策者的指示,毛主席特别要求“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另外有一点全世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真是聪明。”虽然当时我国的综合国力尚不强,但中国科学家的头脑却毫不逊色,当时的王淦昌、于敏等一批国家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都被汇聚到核武器研制中来。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当时邓稼先,34岁;朱光亚,34岁;周光召,32岁;欧阳予,31岁……这些后来成为中国核工业栋梁的功臣,当初投身核工业时都不过30岁出头。“这些科学家当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了科技界的领导人才。”

1958年,正在全国搞“大跃进”的时候,提出了“全民办铀矿”、“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口号。后来反观这两个口号虽然有大跃进不切实际的成分,但是好处还是很多的。通过“全民办铀矿”积累了一定技术力量和专家队伍。

而氢弹研制前的“技术民主”更是把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可能。李鹰翔说,“技术民主”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个非常好的传统,类似于“头脑风暴”,大家坐在一起,有老科学家,有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有中层技术骨干,大家平等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里没有学术权威,只有科技工作者。不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负责制造工作的技术工人,都可以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想法,汇聚科学思想的火花。

“现在一些院士有时候一讲到这个事情,还是很兴奋。他们当中有老一辈的如王淦昌等,也有年轻一些的,如朱光亚、邓稼先等,这些专家都已经有很深的科学造诣,但是谁也没有见过氢弹,谁也没有研究过氢弹,氢弹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未知世界,这个未知世界怎么去探索?他们心里也是没底的。所以,‘技术民主’、走群众路线这个办法是最能激发潜能和积极性的。”

李鹰翔激动地说,40年后重新回忆氢弹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两弹精神今天仍然是取得成功的法宝。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中将回忆朝鲜战场机枪打飞机:3发子弹打下敌机
下一篇:1959年张闻天遭批判罪状:外交政策主张和平共处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