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三元钱,就能吃到正宗银丝面想尝新鲜的,还有很多改良型的名点小吃
??? “你是原来银丝面馆的师傅吧?”昨天中午,一位头发银白的老太在名点铺前转悠着,认出了柜台忙碌着的一位厨师。这位厨师掀开口罩,笑着答:“是,我姓范。”当天,汇集常州名点小吃的“双桂美食坊”正式对外营业,从早6点到晚9点半,前来品尝老常州风味的市民络绎不绝。在这个美食坊,食客可以品尝到的常州地方小吃有200多种,此外还有很多外地名小吃。
60多岁的范师傅45年前就进入常州银丝面名店“味香斋”。这几年他在多家酒店主厨和管理,前段时间在人民公园散心时看到一张《常州晚报》,上面刊登着双桂美食坊招揽常州传统名点小吃的厨师,于是就来应聘。双桂美食坊聘请他制作几道常州传统名点小吃,包括银丝面、三鲜馄饨、小馄饨,薪酬在他看来“还不错”。
“小吃好吃店难开,特别在现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范师傅说。一碗以传统工艺制作(里面要加蛋清,成本较高)的银丝面,上面加点鸡蛋皮,现在双桂美食坊定价3元。“要是自家开店,把租金算上去,起码要卖到四块半才保本,这个价钱还有多少人吃?”一些传统名点小吃,因此也在慢慢流失在城市发展之中。
投资方难道在做一笔亏本买卖?汇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盛雅琴说:“把常州名点小吃做好做响,让它代代相传,本地企业义不容辞。常州文化传统的这条血脉断在哪一代人的手里,都是要被后人唾骂的。”
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在对传统的保护中得以实现。盛雅琴说,双桂美食坊所在的南大街原福源恒大楼,是汇辰公司自有资产,名点小吃在此群英聚会,将对物业起到增值作用。再提升整合其他娱乐休闲项目,整幢大厦将被打造成“缤纷亚洲休闲城”,成为汇辰公司较长时期运作的一个项目。
在双桂美食坊开张前两个星期,汇辰公司专门请来常州民俗专家季全保,为公司管理人员上了一堂民俗课。季全保花了两个小时,口述复原了清代双桂坊的美食街盛景,并细解当时各种点心小吃的由来。“双桂坊,可以称作常州点心小吃的发源地。”季全保说。
这一项目也得到常州市政府的重视。在全市2009年五十项重点工程中,“缤纷亚洲休闲城”被列入旅游业重点建设工程。
在传统名点小吃之外,双桂美食坊还吸收了近年风行常州的一些品种,如鸭血粉丝汤、铁板烧等。施湘阳是“一招鲜”档口的负责人,他与汇辰公司合作方式是按营业额分成。施湘阳是传统“六大担”中双煎包的传人,被业内认为是对传统点心小吃锐意创新改良的人物。如今,他在双桂美食坊推出了生煎包、粉丝汤、油条塞肉等12个品种。
双桂美食坊成为施湘阳尝试新作的最佳市场窗口。他透露,目前正与金坛的政府部门进行建昌红香芋开发新品的合作。建昌红香芋是金坛市的特色名优农产品,今年又将新增种植面积450亩,因此,为农产品广开市场门路成为当地政府部门一项重要工作。
“新产品一旦开发出来,将第一时间放到双桂美食坊,根据市场反响进行调整。”施湘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