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6
4月15日,本市在宁河县召开示范小城镇建设现场推动会,交流示范小城镇建设经验,推进全市小城镇试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李文喜出席,市政府秘书长李泉山主持。
会前,与会同志参观考察了小站镇、八里台镇、华明镇、芦台镇桥北新区等示范小城镇农民还迁住宅和配套工程,以及华明镇复垦土地建设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等。会上,宁河县、东丽区、津南区负责同志介绍了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据悉,目前本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第一、二批试点已开工620万平方米,竣工316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55亿元,有10万农民住进了小城镇。今年3月,本市确定了12个镇村作为第三批试点,涉及143个村、9.1万户、24.8万人,规划建设农民还迁住宅和公建1400万平方米,总投资560亿元。
黄兴国指出,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是本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探索。几年来,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各试点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奋力拼搏,扎实苦干,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解决好农民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节约能源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和农民收入,使农民享受到城市生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实现了安居、乐业、有保障,赢得了农民的广泛拥护。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从天津实际出发,继续坚持既定的工作思路,发挥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优势,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好,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为天津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兴国强调,当前,示范小城镇建设已经由点到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要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努力打造新的城市亮点。要高水平规划小城镇产业园区,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发展活力。要加快建设进度,注重工程质量,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要做好群众工作,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作为重要原则,建立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和顺畅的民意沟通疏导机制。要切实搞好土地复垦,确保耕地不减、质量不降、占补平衡。要防范资金风险,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要重视环境建设,高水平做好污水、垃圾处理和绿化工作,确保每一个示范小城镇都是一个水清地绿、空气清新、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生态宜居小镇。要加强城镇管理,小城镇在规划和建设时就要考虑未来管理需求,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管理体制。要建设廉洁工程,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把示范小城镇建设成为阳光工程、干干净净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