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要闻 政策发布 发展规划 经济运行 高新技术 地区经济 环境与资源  
农村经济 重大项目 西部开发 振兴东北 减贫救灾 发展报告 就业与收入 能源交通
  特色总网 > 国家发展 >
  推荐资讯
 
  • ·关于热烈庆祝商权集团成立17
  • ·商权大讲堂:企业如何引流?
  • ·商权分销平台成就你我,过上
  • ·人民日报时评:两个17岁男孩
  • ·广西今年将选聘1998名高校毕
  • ·财政部:中央财政2012年投17
  • ·苏丹方面在喀土穆向中方移交
  • ·内地与澳门警方合作第十五次
  • ·广东一季度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 ·科学发展领航山东--“十二五
  • ·江西省年底前城镇所售猪肉全
  • ·新华视点:关于中国春运的“
  • ·新丝路之梦——记上海合作组
  • ·宁夏将提高城乡居民医疗补助
  • ·广西:“流动调解室”让农事
  • ·我国将继续加强打击侵权知识
  •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实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0万
    [更多]
      [国家概览] 5步玩转“一小时促销
      [国家史册] 关于微信扫码支付恢复
      [思想理论] 做大做强商权事业,造
      [伟大实践] 关于举办“零成本赚一
      [国家发展] 商权会员等级与福利,
      [世界视角] 关于商权用户提现的相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实现零成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 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特色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南京学界举行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
     
    时间:2011-09-19

        新华社南京9月18日电(记者蔡玉高)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南京中共党史学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18日举办了“南京的‘九一八’运动”专家学者座谈会。

        来自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党校、江苏省社科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专家学者及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与会的专家学者着重讨论了“九一八”事变后南京的抗日救亡运动情况。专家们认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作为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与全国各地的抗日运动相互呼应、相互促进,为日后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余翔介绍说,当时南京乃至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的焦点是针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各地来宁的学生代表和以中央大学为首的南京大中学生在南京汇成了强大的爱国抗日救亡呼声。1931年9月23日,南京社会团体及市民20万人在公园路体育场举行反日大会,各界代表痛斥侵略者,呼吁团结一致,誓死抗日。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表示,对于“九一八”事变,南京人民感受尤深,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百年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中,南京人民与沈阳人民都遭受了非常深重的灾难,也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举行活动,就是为了以史为鉴,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时刻提醒国人为振兴国家而努力。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朱成山表示,“九一八”事变对于中日两国的影响都非常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自上而下的军权膨胀,走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对于中国国内而言,“九一八”事变使得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日救亡呼声日趋高涨。正是这种民族觉醒的力量,逐步形成了排山倒海、勇往直前的抗战精神,揭开了中国近代抗击外敌并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新篇章。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纪念“九一八”事变,就是要总结历史经验,发挥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作用;就是要进一步增强爱国意识,懂得国家不强,人民的基本权益就得不到保障的道理;就是要继承先烈们的抗战精神,不畏困难与挫折,万众一心地投身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要推荐此类文章】 【我要推荐给好友】 【 加入收藏】 【返回上页
      上一篇:三峡明珠闪耀文明之光——宜昌市文明创建纪实
    下一篇: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开馆 见证军民抗日序幕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